古代「剩男」「剩女」如何生活
9 ?; W8 ~9 q- x3 m5 C+ y! ]% p" u公仔箱論壇大禹,剩男剩女勵志的榜樣。《吳越春秋》載:「禹三十未娶,行至涂山,恐時之暮,失其制度」。0 q: t" t( e( \2 b' H
在講究「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古代,因為價值觀、貧窮、出身、戰爭、制度、生理等原因,製造了無數難以被後人觀照的剩男剩女群體,古稱「獨」,與「鰥寡孤」並列。
7 y1 h' g+ D( f8 E「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真實歷史中的孔子並不古板,二十歲娶了丌官氏,知食色性也,編輯《詩經》時將歌唱男女結合的《關睢》置首,其目的或勸剩男剩女不要迷戀可以放縱的青春。
, P6 j5 |0 s& f2 K0 H0 C3 v+ r9 B) X9 h可惜事與願違,《詩經·周南·漢廣》記:「漢有游女,不可求思」。有人認為「游女」就是剩女——不接受男子的婚求而有自己思想的孤獨女人。這些披古風悠然隨舟飄蕩於清清漢水的女子,或許追求與自然融為一體自由自在,甘願為無所歸依的剩女。公仔箱論壇, E- i+ w6 q' t: r
真實歷史比《詩經》更骨感,在講究「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古代,因為價值觀、貧窮、出身、戰爭、制度、生理等原因,製造了無數難以被後人觀照的剩男剩女群體,古稱「獨」,與「鰥寡孤」並列。
) {8 u% }0 H2 M$ ywww1.tvboxnow.com男的通常叫「單身公」、「單身佬」、「逸夫」、「喇唬」、「光棍」、「打光棍」;女的叫「姑婆」、「老姑婆」、「自梳女」和「不落家女」等等。1949年以後公開出版物稱「大齡青年」,以示不歧視。# Z2 v/ c% o3 c& }( ^9 S$ o
大禹,剩男剩女勵志的榜樣www1.tvboxnow.com J3 b. U2 [/ Q( y
多大年齡未婚就進入剩男剩女之列?周代有「男子三十,女子二十」結婚一說,而且一位傳說中人物就是如此——大禹。公仔箱論壇. o: E- E$ Q: A- d, h. Y
《吳越春秋》載:「禹三十未娶,行至涂山,恐時之暮,失其制度」。這位年屆三十當時最忙碌的公務員,在走群眾路線時來到了涂山參加一個批評與自我批評會後,深刻認識到結婚的重要性,遂娶涂山氏結束童子身。大禹的確是剩男剩女勵志的榜樣,但從古代人均年齡較低來看,男人到三十結婚不太可能,一般而言,過了二十不婚便是剩男。
* K3 P5 m' t+ R& M( K8 S" h孔子認為「男子二十而冠,有為人父之端,女子十五而嫁,有造人之道」。
6 W! L& s r9 L6 E btvb now,tvbnow,bttvb歷朝歷代亦有適婚年齡規定。越王勾踐有令,「男子二十不娶,女子十七不嫁,要罪其父母。」晉武帝泰始九年(273年)令: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使長吏配之。北周武帝有詔:自今以後,男年十五,女十三以上……所在軍民以時嫁婚。tvb now,tvbnow,bttvb( ?, H$ c1 ~9 h4 |' {, P" z9 {* Z
大唐詩人李頎《古意》記載,「遼東小婦年十五」,李白的《長干行》有稱,「十四為君婦」,後來玄宗有敕「男年十五,女年十三,聽婚嫁」。大宋時代,司馬光在《書儀》中稱,「婚齡男十六以上,女十四以上」。元明清之後,大抵如司馬光所言。www1.tvboxnow.com- k& b k4 g" k; E& ~0 U
由此可見,中國古代男子二十歲以上,女子十六歲以上未婚就成了「大齡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