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弦 借地方我幫貓貓溫書! 我之前解釋過貓貓聽但她失憶...
以下訂婚儀式與習俗,是參照網路上看來,加上自己的拍攝經驗與一些文字陳述,比較幽默一點囉!
淺顯易懂,讓你牢記訂婚習俗與程序~
不過台灣習俗百百種,還是會跟各地習俗略有出入,
本來只完成結婚習俗篇,剛好有一位新人看了結婚篇覺得不錯,
我就答應他3天內繼續完成訂婚篇給他看。
★訂婚準備事項、物品
☆男方訂婚準備物品
傳統版
一、聘禮:可分為六件禮或十二件禮。
六件禮如下:
1.大餅:中式漢餅,以感謝女方家長養育之恩,並用以分贈親朋好友,表示女兒將出嫁。

2.禮餅:西式喜餅

3.米香餅:中式小餅,取米香的台語諧音「吃米香嫁好ㄤ」。

4.香、炮、燭、金:成對的龍鳳喜燭、鞭炮、排香和祖紙,比喻敬神祈福,平安幸福。

5.福圓:祝福新人圓滿多福、福園就是龍眼乾,有句俚語說:
「食福圓生子生孫中狀元」,我是想到"食福圓大賺錢"更押韻喔!。

另有含意代表新郎的眼睛,女方只能偷兩顆給新娘吃而不能收下,
意喻看住新郎的眼睛,讓他以後不再看其他的女孩子,就是你眼中有我,我眼中有你,你濃我濃啦。

6.金飾、衣飾、布料:金飾是一整套的項鍊、耳環和戒指;
衣飾是從頭到腳的衣服、裙子、皮包、皮鞋等,都由男方準備,當作給媳婦的見面禮。

除了六件禮之外,更隆重的還可以增加到十二禮:
四色糖:冬瓜糖、桔糖、冰糖和金棗,象徵新人甜甜蜜蜜、白頭偕老。
豬:全豬半豬或一條豬腿都行。

閹雞、鴨母:取婚姻永固之意。 鮮魚生雞:象徵年年有餘、朝氣蓬勃。

酒:讓女方敬拜祖先,也象徵全年二十四個節氣中都平安順遂。
麵線:象徵白頭偕老、美滿姻緣一線牽,同時有延年益壽、福澤綿長之意。

二、聘金:斯斯有兩種,聘金也有兩種>>>大訂與小訂兩種 。
聘金:大訂-數目大以示男方慎重程度,一般女方會退還,很多父母都會留給子女當創業基金。
小訂-用紅紙封好不顯示數目贈給女方。

現代版
大餅、禮餅及米香餅常被合併為六禮中的一項,中式西式不拘,
只要有喜餅即可。有些人則是以現金取代喜餅,雙方先說好買喜餅需要花費的金額,由男方包現金給女方。
禮燭、禮炮、禮香保留原狀。
糖果有甜蜜幸福之意,是聘禮中的重要角色,不過不限於糖仔路、福圓、
冬瓜糖、桔糖、冰糖等金棗,巧克力糖、軟糖等新潮糖類也常被當做聘禮。

金飾及衣飾原本都由準婆婆打理,不過現在通常請準新娘一起去選購,避免買到新人不喜歡的款式。
在飾品上也不如從前堅持用黃金,白K金、鑽石或其他寶石類都可以;

或是如果你的老婆願意接受"天然ㄟ尚好"當然是很經濟實惠的,又環保喔

☆女方準備6禮
1.甜茶:新娘獻茶給男方親友用。

2.禮品:若干,可買一些禮盒裝的禮品或參茸海味。
3.甜湯圓、點心:招待男方親友用,小朋友就給他一包乖乖好了。

4.贈予新郎的六件或十二件禮:
如手錶、領帶、領夾、袖釦、皮帶、襪子、對筆、皮夾等等、作為還聘
之用、如果新郎喜歡皮卡丘或是HELO KITTY當然也可以買給他啦、喜歡要緊。


5.媒人禮:若干。
6.酒席:當天訂婚儀式完成後款待男方親友及賓客。

★訂婚儀式
1.祭祖:男方在出發前先祭祖,祈求姻緣美滿。
2.出發:訂婚當日男方攜帶(六禮或十二禮)聘禮,鳴炮出發前往女方家。
人數/禮車數須為雙數,雙方看好戴戒指時間(通常早上11:00前左右),男方應提前到達。

3.迎納:男方納聘車隊到女方家附近處時"鳴炮",女方也"鳴炮"回應。
媒人先下車,餘人接著下車;新郎最後由女方家幼輩開車門請出,(新郎給幼輩紅包:開門禮)。

4.介紹 :男方親友進入女方家,媒人正式介紹雙方親友;先介紹男方給女方。

5.納徵:男方工作人員抬春盛聘禮進入女方家客廳,並將聘禮一一陳列。

媒人居中將大小聘,金飾等禮單點交女方家長,女方親友將聘禮收好,並在神明桌上陳列供品。

6.奉甜茶:女方長輩請男方親屬依長幼入座,新郎居末座。
新娘此時才由一福氣婦人牽引出堂,捧著甜茶向男方來賓一一敬茶

杯數應與被奉茶人數相同,不可有多有少,媒人隨旁唸吉祥話祝福。

7.壓茶甌:片刻後再由福氣婦人牽引新娘,捧茶盤出堂收茶甌(杯),
男方親友將紅包和茶杯(紅包捲起放入杯中)一一置於茶盤。


8.掛手指:
戒指:分金戒,銅戒(取同音,意同心。或可用鑽戒取代)用紅線相繫。

時間到時,由福氣婦人牽引新娘至大廳。在雙方家長與親友的福證下,
準新娘面向外坐在正廳中的高椅上,腳放矮椅上。

戴戒指,先戴新娘中指再戴新郎中指,媒人唸吉祥語。

訂婚戒指有人戴在中指,可是也有人戴在無名指,通常來說都是男左女右
有的會戴在無名指(無名指的血管通往心臟,帶上戒指表示今生將自己託付給對方)

準婆婆替新娘戴上項鍊,見面禮之意。戴完訂婚戒指後,媒人提出雙方改換稱呼,一一稱呼過。

訂婚女方要準備一條金項鍊和金戒指給新郎,訂婚儀式時丈母娘要幫女婿戴項鍊。

9.祭祖:請新娘之舅父點燭燃香,女方要給母舅"點燭禮"(男方提供)
點「排香」兩對,女方父母及準新人各一,共四份。

媒人唸吉祥語隨之由女方父母拜神明、祖先,並告婚事以定,
祈求保佑。香柱插入香爐時,一次插定不可重插。

10.女方回禮:女方回送男方禮品稱為"回盛"(又稱"壓盛),
擺入男方"行聘禮品"取出後的空盛內。女方將男方所送來的"行聘禮品"
回送一部分。新娘事先備好送新郎從頭到腳的隨身用品(6件或12件)。
傳統回禮。
若聘金退回或只收小訂,媒人自女方家長手中接下,轉交男方家長。

11.訂婚宴:訂婚儀式完成後,女方設宴。

在台灣傳統婚嫁習俗中,訂婚宴時男方不可吃到喜宴結束更不可吃到
新人『送客』或『謝客』,這是在訂婚男方就把女方『吃到到』(依各地席不同而定)
但男方在離席前,必須負擔女方部份酒席錢以示禮貌及重視,
男方所負擔的酒席錢用紅包交予親家稱為『壓桌』

離去時只可點頭微笑表示
不可開口及揮手道再見,沒人想在自家的訂婚喜宴“再見”的
這大觸霉頭喔!很多新郎還是會獨自回來陪新娘送客喔~
但現代許多開明的家長,已不太有這個禁忌
尤其女方會認為,剛結為親家,沒親家吃飽那才叫失禮!

寫到這邊,訂婚就結束囉~開始忙婚禮的事情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