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新聞] 好消息!震後首次发现大齿蟾成体

 ,  描述: 附圖

龙溪—虹口保护区震后首次发现大齿蟾成体。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昨日表示,作为四川省特有的两栖动物,大齿蟾成体反映了保护区灾后野生动物种群以及自然生态环境正在逐步得到恢复。


大齿蟾生活在海拔1600—2000米的山区林木茂盛的小溪附近,在平时的野外监测中遇见几率极低,属较为罕见物种。受“5·12”地震影响,大齿蟾幼体生活环境曾经遭到了严重破坏。

大齿蟾-宝宝

比爸妈(大齿蟾)更长的宝宝


在人们的印象中,蝌蚪是小小的鱼的样子、而它们的父母青蛙则是大大的,在我们的身边很少会发现比青蛙更大的蝌蚪。因为大多数蝌蚪的发育时间仅15~60天,时间比较短,因此,它们的个体很小。在中国高海拔的横断山区却生活着一些比父母更大的蝌蚪。它们的体长可以达到10厘米~12厘米,而抚育它们的父母体长仅8厘米左右。这些蝌蚪生活在冰冷的溪水中,利用强而有力的唇齿和角质颌刮食石块上的藻类。由于环境温度较低,食物少,营养差,蝌蚪发育较慢,它们要在水中生活3~5年的时间才能变态成为幼体。较长的发育期和低温环境是造成大蝌蚪的重要原因;同时发育研究也表明,蝌蚪发育慢也显示出这类蝌蚪具有冷域性动物种(生活在寒温带、高海拔的物种一般称为冷域性物种,其共同的特征是冬眠期较长)的特征。



1

評分次數

  • dxb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