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林行止: 譏諷時弊流源久遠 致力求同終惹禍端

林行止: 譏諷時弊流源久遠 致力求同終惹禍端
' H* y5 ^' e1 n1 w  ?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3 v1 k3 t/ N! a( l4 f
; P+ K* F) ^  u' \9 o* P$ R
一、公仔箱論壇7 C1 B. D3 U: \/ G8 m6 s

% f2 U, u' \8 [6 k' Wtvb now,tvbnow,bttvb
一月七日,巴黎的時事諷刺漫畫雜誌《查理周刊》(Charlie Hebdomadaire〕)位於陋巷的編輯部,被伊斯蘭聖戰組織的法籍阿爾及利亞裔槍手開槍掃射,奪去十二條人命(包括該刊四名工作人員),慘劇引起西方國家的同仇敵愾,在捍衞言論自由及反恐怖活動的大纛下,不僅數以十計的西方國家領袖雲集巴黎,參與一月十一日總人數達一百五十多萬的「共和遊行」 (Republican March),法國各地的遊行集會人數更達三百餘萬,不少西方國家都有類似的遊行。視言論自由為核心價值的西方國家的反應,不難理解;而眾多回教國家「思 酸憶苦」,細數西方國家殖民中東地區種種暴行及資源掠奪種下的仇恨,猛烈抨擊西方國家雙重標準,亦是情理中事。東西方的「文明衝突」,肯定不會因這次震撼性與紐約「九一一慘劇」不相伯仲的「大屠殺」而緩和!
) g- [! U" W- G% i* @: h6 A!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www1.tvboxnow.com6 N% M) L9 [6 a/ V
有點出乎筆者意外的是,槍手指明要殺的《查理周刊》總編輯斯德凡.夏邦尼耶(
Stephane Charbonnier),是定期繳納黨費的法國共產黨黨員,他要以畫筆打倒的主要對象是極右派和無良(fat cat)資本家,他是無神論者的「信念」,令這份平均銷量在五萬份左右的「小圈子周刊」,經常刊登諷刺宗教的漫畫。大概是為了刺激銷路,這類漫畫都「畫公仔畫出腸」,比如教宗愛撫他的衞兵(瑞士籍.梵蒂岡專任保安)、聖母瑪麗亞與男性在馬背上做愛、耶穌於人前手淫、穆罕默德露出毛髮森森的屁股……;當年上 任不久的法國總統奧朗德瞞着同居女友半夜騎電單車偷會情人的消息曝光時,該刊的封面為西裝挺直的總統「露械」(那話兒說要去「偷食」)。看網絡上的「封面精選」,確有不少令人浮一大白的漫畫,但看在有政治立場和宗教信仰者眼裏,便「別有一番滋味」了!不知言論自由為何物的極端激進回教組織,曾對該刊發出多 次警告(二○○七年轉載在丹麥闖出大禍的侮辱先知的漫畫被回教組織告將官裏但法院不受理、二○一一年因出版諷刺回教專號令編輯部被擲燃燒彈)無效後,才發生一月七日槍擊事件。公仔箱論壇% f. i, O1 q, q0 s# c- l4 i

3 F- l4 u! ~0 b+ y1 h! e公仔箱論壇夏邦尼耶今年四十七歲,為馬克思主義信徒,二○○九年出任這份創刊於一九八一年周刊的總編輯;這位無神論者雖屆中年,反叛本性卻變本加厲、與時俱進,他曾揚言要在他的批評者「臉上放屁」和「割掉他的睾丸」;他只相信人身和言論自由。由於他對婚姻制度毫無信心(不明白為何要結婚生子),他以《查理周刊》為家 並肩負所有對該刊的指責。這次他真可說是「殉職」!
/ G5 ^+ T: I% |$ D6 awww1.tvboxnow.com
- d& P8 J) d: j& X$ \- Fwww1.tvboxnow.com二、
& |  x& t- {, o. j$ `) \公仔箱論壇
+ V: w1 }% b- K' u1 z" ?" T1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在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六日之前,珍珠港是指美國海軍在夏威夷的基地,此日之後,珍珠港便成為引爆二戰之日(這種理解完全漠視蔣介石領導的抗日戰爭);《查理周刊》在今年一月七日之前,代表的是憤世嫉俗非主流的漫畫期刊,現在已等同對言論自由的恐怖襲擊!www1.tvboxnow.com4 E  |; F$ M- W# ^% ~/ Z% s4 v
tvb now,tvbnow,bttvb; d& @" N* f! U0 @& i3 h$ c( l
事實上,從上引該周刊一些封面漫畫傳遞的訊息,看慣含蓄英式漫畫(過去的《笨拙》現在的《冷眼》〔
Private Eye〕及幾乎點綴着所有印刷和網絡媒體的漫畫)的讀者,大都不以為《查理周刊》的漫畫蘊含諷刺性漫畫應有的詼諧和風趣,反而覺得它們有冒犯他人信仰的魯莽與無禮。這種看法與《查理周刊》的編輯原則當然完全相反,據說圍坐圓桌的多名編輯看後笑不可仰的作品才會被發表。
4 S: n8 Q+ m& S% |公仔箱論壇
9 ^' o& l! P& l# P法國知識分子有悠久諷刺時弊(政府與教會)的傳統,大家熟知的法國啟蒙時期大儒伏爾泰(一六九四—一七七八年),便因過分直接露骨無情譏諷嘲笑政府和天主 教而被投獄及放逐。時代變了(政府民主化、天主教已式微),法國知識分子「筆指」教義與西方文明格格不相容的回教,便不算突兀不是無所本。隨着時代之變而變的是,百多年前殖民非洲的結果,是如今法國不得不收容這些前殖民地的「難民」(不少是殖民時期官員的後裔),其中僅是襲擊《查理周刊》阿爾及利亞 槍手的同鄉,便達五百多萬,數十年來他們是法國的三等公民,住在大城郊區的貧民窟、受「土著」排擠、為警察「虐待」,他們的信仰在這個有信仰自由傳統的國家並不受尊重。非常明顯,這種積怨產生的報復心理,終於引發了這次恐怖襲擊。對於虔誠的教徒—不論什麼宗教—不敬仰他們的神便是侮辱他們的人格!站在此一 角度,一月七日的屠殺便不難理解;因此緣故,把這次槍擊事件視為以兇殘手段侵犯言論自由,便非事實的全部。tvb now,tvbnow,bttvb! v& n5 X* l: \

) D2 s6 T. O4 S三、公仔箱論壇2 K( h! ], s& C3 |

% \1 r* q1 u) Ntvb now,tvbnow,bttvb
沈旭暉教授一月九日在本報「平行時空」欄的
「巴黎槍擊案對『法國模式』之啟示」,指出所謂「法國模式」,是「希望把所有移民融入本國文化」,在執行上因此必然會與移民產生文化上宗教上以至政治上的衝突,衝突累積的怨恨,成為一月七日的槍擊事件的溫床。
3 u( ?! n  h. U% E6 {! h4 ]
# ?  y1 r/ U5 o  G% D筆者認為就鞏固統治及馴服子民而言,老牌殖民者英國人確有一套,而英國的做法,直至二十世紀,才由英籍波蘭裔人類學家馬林諾斯基(
B.K.Malinowski,1884-1942)在其所創的社會人類學(Social Anthropology)中理論化,在這種亦稱功能學派人類學的學說中,馬林諾斯基指出種種文化及宗教現象,亦即所有的俗世及出世的活動,都有一定社會功能,那等於說它們均有作用(若無作用早已消逝),便如鋤頭之於耕田、手杖之於行路(及防身), 在統治者眼中,不管這類習尚多麼低俗、愚昧,宗教多麼無稽、迷信,均為維繫安定和諧社會的要素。馬林諾斯基提出這套理論,正中英國殖民者下懷(同時令他任教的倫敦經濟學院〔LSE〕的人類學系成為歐洲首屈一指 的人類學殿堂),殖民者自此更刻意尊重民間風俗,以香港為例,信奉基督獨尊耶穌的官員甚至不惜入黃大仙燒香求籤、進佛堂道觀禮拜、拜倒在天后娘娘塑像之前以至赴孔廟全神投入如唱大戲般祭祀……。殖民地官員如此隨俗、尊重地方信仰,正是他們看中這些文化及宗教活動具根深蒂固的社會功能,遂假借從俗、親民之名,收為己用、收買人心,便利其統治!公仔箱論壇% N: i  y* m2 f, C' e% A# P/ O

. @( A+ i# R7 y* @www1.tvboxnow.com法國既然因歷史包袱而收容非洲難民,政府和人民便應「紆尊降貴」,拋掉高人一等的心態,尊重這些異鄉人的文化承傳及宗教信仰;然而,法國在同化異鄉人的藉口下,近年正一步一步地收緊對移民的信仰以及語言自由的限制。這種「大法國」的政策,埋下了以為受歧視被侮辱者伺機反擊的種籽!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