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港澳台] 18歲的美麗與哀愁

最近朝野政黨都拋出修憲議題,前總統李登輝也支持優先處理降低投票年齡至18歲,這是世界潮流、也符台灣需要。如果這是台灣必須走的路,18歲將是法定「轉大人」的年齡,要開始承擔自己、為人付出,但是,疼愛子女的家長們準備放手了嗎?台灣人喜歡追逐世界潮流,看看美國,18歲對父母、孩子都是里程碑。孩子離開上大學,自己張羅學費,父母養兒育女的責任告一段落,開始經營自己的後半部人生。台灣人心疼子女,對孩子總是有求必應,這會剝奪孩子學會「忍耐」和「理解他人」的能力;於是在餐廳、台鐵、高鐵等公共場合裡,可以看到跑來跑去、嘻戲、哭鬧的小朋友;如果爸媽從小能告訴孩子,什麼是「不可以」,孩子會懂得自制、表現出教養。在台灣爸媽的眼裡,不管是8歲、18歲、28歲、38歲,孩子永遠只是個孩子,學費一路供到大學、甚至碩博士;心疼孩子面對低薪、不景氣的未來,有的父母甚至補貼薪水給孩子,結果造就出依賴性強、無法獨立生活的「靠爸族」、「啃老族」。聽過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對學界夫妻的三名子女都很會考試讀書,三名子女拿到博士學位後,卻都當起「宅博士」,嫌工作水太低,反正爸媽一人一棟房子都準備好了;這對教授夫婦表面風光,內心有苦難言。爸媽愛孩子是天性,但父母頂多可以扮演阿拉丁神燈,許孩子三個願望,不能一輩子有求必應。雛鳥要離巢,才會學飛;父母要懂得放手,孩子才會真正長大,承擔自己人生。前兩天學測考場上,有很多陪考家長的身影。陪孩子走過升大學考試的「洗禮」後,18歲孩子開始思考自己未來想走的路,父母也要思考如何放手,讓孩子學習承擔18歲之後的美麗與哀愁。
6 }. y( P9 K% |1 y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