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轉貼] [PBS.神秘的土衛六之旅][DVD-R/191M][英語中字]

[PBS.神秘的土衛六之旅][DVD-R/191M][英語中字]

中文名稱
神秘的土衛六之旅
英文名稱:Voyage To The Mystery Moon
資源類型:TVRip
發行時間:2006年
地區:美國
語言:英語
簡介
  經歷了7年的漫長太空遨遊之後,深受全球科學家關注的歐空局惠更斯號登陸器終於順利登上土衛六表面,並成功傳回了包括照片在內的諸多數據資料,為人類真正瞭解土衛六提供了珍貴的科學依據。
  去年聖誕節那天,惠更斯號登陸器正式與卡西尼號探測器分離,開始了奔向土衛六的長達400萬公里的行程,經過20天的長途跋涉,於北京時間14日18時13分抵達土衛六上空1270公里的目標位置,同時開啟自身的降落程序,著手準備穿越土衛六的大氣層。
  在短短3分種的時間內,進入降落程序的惠更斯號登陸器的飛行時速由1萬8千公里飛快降到1400公里,在穿越土衛六的雲層時,登陸器按順序打開一系列降落傘並使其自身速度降到300公里/小時。當惠更斯號降落到距離土衛六表面160公里的高空時,登陸器上的各種科學探測設備開始運作,拍攝土衛六的表面照片、收集分析土衛六大氣的各項數據指標、將相關數據資料傳給在土星軌道飛行的卡西尼號探測器並由其傳回地球等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當到達土衛六上空120公里的位置時,惠更斯號打開了最後的小型降落傘開始進入最終的著陸土衛六地表的過程。
  就在惠更斯號按預定程序實施著陸的同時,歐空局的科學家們正焦急地期盼著能夠收到惠更斯號發回的信號。因為就在一年前,歐空局的另一枚探測器BEAGLE2就是在著陸火星表面時出現問題,導致其最終「石沉大海」。北京時間18點25分,位於美國西弗吉尼亞州的「綠堤」(GPT)射電望遠鏡終於捕捉到了來自惠更斯號的一個微弱信號,證實惠更斯號已經開始進入降落程序並正穿越土衛六的大氣層。歐空局惠更斯計劃的負責人讓-皮艾爾?勒佈雷東在介紹收到最初信號時的感想時激動地表示,儘管這一信號「非常微弱」,但這正是大家期盼已久的,就如同新生兒的第一聲啼哭———宣告了惠更斯號的存在。
  惠更斯號的整個著陸過程持續2個小時15分鐘,在此期間,登陸器上的6個探測設備分別收集了土衛六大氣的各項數據,其中,「氣象層質譜分析儀」收集分析大氣組成,「降落攝影光譜無線電儀」拍攝氣態甲烷照片和降落的全息攝影,並對「土衛六」的地表組成進行光譜分析。這些數據將同惠更斯探測器上其他設備探測收集到的有關「土衛六」風場強度、溫度、氣壓、電場和磁場等數據一起,經卡西尼號探測器發送回地球。
  北京時間15日0時19分,位於德國西部達姆施塔特的歐空局地面控制中心終於收到了惠更斯號發送的首批包括照片在內的各項數據。歐空局局長讓?雅克?多爾丹當場表示,「我們是土衛六的第一批訪客。我們正在接收的科學數據將會揭開這個新世界的秘密。」
  由於自身攜帶的能源有限,惠更斯號登陸器在登陸後約90分鐘就結束了自己的探測姑蕋梦簿駁亍⒂澇兜亓粼諏送廖懶謀礱妗5晗善澠納恪⑹占桝⒋氐撓洩贗廖懶牡乇硤卣鰲⒋篤肪掣饗鈧甘目蒲䜓菀炎愎慌房站值目蒲Ъ頤恰跋䌫桝奔改曄奔淶摹S捎諭廖懶瑠篤奈錮砑盎毡С煞鍾?0億年前的地球很相似,因此,科學家們希望通過對惠更斯號傳回數據資料的分析研究,能夠揭示土衛六的真實面目,探究地球生命的起源。
  「惠更斯」號探測器攜帶的6部測量儀器在14日穿越土衛六大氣層過程中工作出色,傳回了大量測量數據,其價值和影響將在今後幾年內逐步顯現出來。
  在歐航局位於德國達姆施塔特的操控中心的新聞發佈會上,歐航局科學項目負責人戴維?索思伍德說,「惠更斯」號上的6部測量儀器沒有出現差錯,初步的結果足以令人折服和讚歎。他表示,今後幾年,科學家們將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研究和分析。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月球和地球實驗室專家馬蒂?托馬斯科說,科學家們曾推測土衛六表面是由液態甲烷組成的湖泊河流以及大大小小的冰塊構成的,現在根據接收到的數據和照片可以證明這一點。另外,在土衛六零下180攝氏度左右的低溫下,存在大量有機化合物。正是這些有機物和特殊的環境,土衛六才被科學家們列為研究對象。這一環境與地球大約40億年前剛形成不久時的狀況相似。有科學家認為,土衛六上可能存在生命或者有形成生命的可能。托馬斯科最後表示,照片分析還需要幾星期時間,然後科學家們才能得出結論。
  除了照片和天氣數據,「惠更斯」號還傳來了土衛六大氣層的聲音信號。歐航局科學家馬爾切洛?富爾基尼奧尼在會上播放了一個音頻,它是由「惠更斯」號穿越土衛六大氣層過程中進行的雷達測量轉換而來的。隨著「惠更斯」號距離土衛六表面越來越近,雷達信號也變得越來越迅疾而尖銳。在今後幾個月,科學家們還將繼續對數據進行破譯工作。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i like it, thank you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