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愛當阿宅!小心缺乏維生素D會提高失智風險

預防失智大作戰,維生素D絕對不能少!目前醫學認為,人體血清中維生素D的最低濃度至少需有30 ng/ml,但曾有健檢機構調查發現,國內超過8成上班族的體內維生素D含量低於此標準,且越年輕的缺乏情況越明顯,未來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可能比一般人高。營養師表示,提升維生素D濃度,除了飲食補充,別忘記還要多曬曬太陽喔!
+ G- Z& b6 t, T  h) ?( b公仔箱論壇

維生素D的健康密碼

大千綜合醫院營養師陳若蓁表示,維生素D的生理功能,除了能維持血中鈣磷濃度、刺激小腸對鈣與磷的吸收,以及促進腎臟對鈣與磷的再吸收、預防孩童佝僂病、成人軟骨症與骨質疏鬆症之外,其對於神經與肌肉功能也有重要的作用,且在一些組織中擔任細胞接受器的角色,影響基因的表達、調節細胞的增殖、轉化與凋亡。

近期研究更發現維生素D的缺乏或不足,與神經系統相關疾病,例如:精神分裂症、阿茲海默症與巴金森氏症等有很大的關係!

( A4 \. l) d9 q$ [8 ]; [9 J/ K3 D

維生素D不足 恐提高失智風險

根據2013年英國《Neuropathology and Applied Neurobiology》(神經病理學與應用神經生物學)期刊報導,針對「維生素D於神經系統的健康與疾病之角色」回顧文獻提到,維生素D會影響神經系統中的神經傳遞作用與神經可塑性;文章也說明維生素D具有維持軸突生長、促進神經突觸的可塑性、促進神經傳送物質(如:乙醯膽鹼Acetylcholine)、對抗氧化壓力與粒腺體功能異常、降低促發炎反應與調節老化速度等作用,因而被認為與認知損傷及阿茲海默症的病理過程有關。

另外,基因遺傳學研究指出,維生素D接受器(vitamin D receptor)的基因(Vdr)變異性與阿茲海默症發生風險有關;動物實驗結果發現,腦部維生素D缺乏和成年人的精神病與神經疾病的發生也相關。

綜合以上推測,體內維生素D缺乏時,可能會引起腦部神經細胞中維生素D接受器的基因表現及功能異常,影響神經傳送物質之訊號傳遞,而與認知不足及老年失智症有關。


3 y! E) {2 z$ w6 f0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維生素D大缺漏 營養師推測3大可能原因

那麼,為什麼國人普遍有維生素D不足的情況呢?陳若蓁營養師認為有3大可能原因:

  • 出外活動和陽光曝曬太少:女性愛美怕曬黑,減少戶外活動,或出外擦防曬油、穿長袖衣服、撐傘等,易導致日照不足;產婦、嬰兒及老年人常處在室內,很少外出,可能因曝曬陽光不足而使身體無法製造足夠的維生素D。

  • 惡性減重:年輕女性常因為怕胖,刻意節食,食物攝取偏少,導致飲食維生素D來源不足。

  • 未養成良好飲用鮮奶的習慣。                                                                                                                           

提升維生素D濃度 適當日曬+聰明飲食

想要解決維生素D濃度不足的問題,陳若蓁營養師建議遵循「適當日照」和「飲食攝取」2大原則。維生素D又稱「陽光維生素」,人體在四肢不擦防曬、不撐傘遮掩下,每天日曬10分鐘的情況下,就能經由陽光曝曬合成足量的維生素D。

至於飲食補充法,雖然目前尚未有實證醫學探討及研究與「日曬合成維生素D」的效率相差多少,但依現況來看,優先攝取維生素D較豐富的食物有其必要。高維生素D的天然食物,例如:黑木耳、乾香菇、鮭魚、秋刀魚、濕香菇、牛奶、鴨肉、雞蛋、豬肝、奶油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