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新聞] 南韓首次發現有角恐龍物種 長有扇狀短尾

據美國生活科學網站報道,日前,科學家宣稱,在南韓境內挖掘發現1.03億年前一種三角龍新物種,它的體形近似拉布拉多獵狗,長著縮小比例的三角龍頭冠,尾部呈扇狀。



日前,在南韓境內挖掘發現1.03億年前一種三角龍新物種,它的體形近似拉布拉多獵狗,長著縮小比例的三角龍頭冠,尾部呈扇狀。

  這種恐龍新物種是北韓半島發現的第一種有角恐龍,其學名為“ceratopsian”。相關的詳細資料發表在11月18日出版的《自然科學》雜誌上。科學家挖掘發現的恐龍骨骼樣本包括:脊骨、部分後腿骨和接近完整的尾骨。

  這一最新發現的恐龍物種,也被稱為“南韓三角龍(Koreaceratops hwaseongensis)”,它們生活在距今1.03億年前的白堊紀早期(著名的三角龍生活在0.65億年前)。美國克利夫蘭市國家歷史博物館脊椎古生物館長邁克爾賴安(Michael J. Ryan)是合著作者之一,他說:“這種最新發現的恐龍物種填補了恐龍起源亞洲和首次出現在美洲之間的2000萬年時間空隙。”他還指出,這是一項罕見的考古學發現,恐龍化石在北韓半島並不多,但是恐龍蛋和足跡卻較為普遍。

  南韓三角龍體長5-6英尺(1.5-1.8米),體重大約27-45公斤(60-100磅),與北美洲發現的年輕龐大的三角龍相比,它的體形較小。它長著類似鸚鵡的喙,表明這是一種食草類動物。事實上,如果人們將三角龍的頭冠按比例縮小,並移除恐龍角,就會對南韓三角龍的外形有客觀的認識。

  通過檢測南韓三角龍的後趾,賴安和研究同事認為它是一種兩足動物,並且奔跑速度非常快。賴安在一段網路視頻採訪中說:“它的尾部非常奇特,按身體比例計算,它的尾部比其他恐龍物種短許多。叫做髓弓(neural arches)的一串長脊椎骨從尾部突起,支撐起一個較大的扇形結構。”

  目前,關於南韓三角龍尾部功能的猜測有許多種,賴安說:“一種猜測是這可能完全是展示和炫耀,用於吸引異性。同時,扇狀尾部也有幫于熱傳導,這種特殊結構的尾部還可幫助恐龍在水中游動。研究人員認為南韓三角龍還懂得在水中尋找水產食物。”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