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未定義分辨率] [卡通/動漫/遊戲] Mud and Blood 2

 ,  描述: GAME
二次世界大戰背景的「防衛風」小隊戰術策略遊戲。
★對提供資料的感謝統一集中在文後銘謝欄,請參閱!




玩家扮演某個戰區的指揮官,指揮小隊、運用戰術守住防線。
這基本上是一個防禦遊戲,但只要玩家高興隨時都可以推進,推進可得到新的地形以及1點TP獎勵。
 
戰場採用隨機生成,可能有許多掩體,也可能什麼都沒有!
不打緊,玩家可以指揮工兵構築戰壕或是碉堡掩護小隊。
 
戰鬥很簡單,那些士兵非常自動,只要部署好它們的位置就可以了。
戰術的運用採點數制,每經過一波次就會自動獲得點數,但通常戰術點數最高上限為20點。
 
偶爾天上也會空投補給箱,可能裝有用的東西,也可能裝冰淇淋?
但無論如何,必須比敵軍先拿下補給品,否則敵軍會因此增援!



除此之外,「隨機」在遊戲裡隨處可見。
玩家可能會遇上超級士兵,老是把手榴彈往隊友身上丟的菜鳥。
又或是遇上滿滿的敵軍裝甲部隊,就在玩家快堅持不住的下一秒,敵軍卻撤退改變戰術的情況。



Mud and Blood 2並不是一次就玩到底的遊戲,玩家可能需要多玩幾次。
當你身經百戰之後,玩家的軍階會獲得提升,達成某些條件還能得到勳章。
官階可以有些特權;勳章能獲得一些加給。


Author:
Urbanprophet.com:http://www.urbanprophet.com/
URB Games:http://unfairrandombrutality.com/blog/
Official Mud and Blood HQ:http://mudandblood.net/


Mud and Blood 2遊戲頁:
Official Mud and Blood HQ:http://www.mudandblood.net/mudandbloodz.html
Kongregate:http://www.kongregate.com/games/urbz/mud-and-blood-2


Wiki:
Mud and Blood official Wiki:http://mudandblood.net/wiki/index.php?title=Mud_and_Blood_2


操作:
基本:滑鼠左鍵。
射擊:全自動。
返回上一頁動作鈕:Ctrl鍵。
隱藏動作列:Shift鍵。
靜音:數字鍵6。
暫停:空白鍵。
 
關於存檔:
基本上「任務開始後、在戰鬥中每隔一段時間或是關閉瀏覽器」時,會自動存檔。其中需要特別留意,玩家在上一場任務取得的指揮官經驗值,會在「下一場任務開始後或是關閉瀏覽器」時儲存。如果沒特別需求,請不要隨意重新整理網頁!這可能會讓玩家漏存指揮官的經驗值!


關於Brandenburger:
如果玩家在進入遊戲時,看見「Brandenburger」標題。是因為玩家的存檔資料,被系統認定為不正當存檔,那會導致存檔被自動清除。修改電腦的系統時鐘,也會收到Brandenburger。換句話說,玩家不能更改系統時鐘,藉以取得特殊勳章(如:D-Day、週年章)。

介面:
關於戰術點數:以下簡稱TP。
※自然增加的TP上限為20點。
※開頭五波,每波+2點,其餘波次+1點。
※boss波(blitz wave)會大量獲得(+5)。
※建造戰地總部,每波有額外25%機會+1點TP。
※小隊中的軍官偶爾能給予額外TP。
※撿拾補給箱也有機會獲得。

補給箱←閱讀請點擊。
 
關於戰術:
消耗TP可行使戰術命令。
戰術←閱讀請點擊。
 


關於敵軍的側衛(flanker):
突破玩家防線的敵人,將會成為側面部隊。玩家軍官的能力,在每次作用的時候,能消除一名側衛。


每個側衛將有1%機會,觸發特別的事件(unfair event)。
◎事件包含:
呼叫ME262,快速地低空掠過,轟炸戰場(但不精準)。
傳達玩家防線的盲點給Branderburg。每個側面部隊,將產生兩名Branderburg,從背後突襲玩家。
來自場外的pak88砲攻擊,射擊玩家的防禦設施或裝甲單位。
呼叫一發精準砲擊,攻擊玩家的關鍵位置(高價值的目標)。
側面部隊有機會伏擊玩家剛呼叫的援軍,傷害他們12%HP(每個側面部隊)。


關於結束任務:
投降、部隊人員車輛全滅或防線被敵軍突破10名。

士兵屬性:
1:生命值。
2:專長
3:軍階(多殺些敵人就會提升)。
4:目前裝備的武器。
5:射擊能力(命中率)。
6:經驗(反應速度、專長效果、軍階晉升)。
7:士氣(士兵作戰的意願)。

note:軍階升級時射擊能力也會跟著提升。
note:士氣低靡的部隊是沒有作戰力的!!

OPS:
◎階級與經驗:
每場任務結束後,身為指揮官的玩家會獲得一些戰功,累計一定量的分數(經驗),官階就會自然的提升。

 
◎勳章:
達成特定條件可獲得勳章,勳章可以提供一些額外的加給。

勳章←閱讀請點擊。
 
◎特權:
玩家到達特定軍階可選擇特別的設定。

特權←閱讀請點擊。
 
note:
沒事千萬別按右下角的「reset」,這會清除玩家的ops資料。
 
指揮官不可不知的小知識:TIP←閱讀請點擊。

戰術:
部署:熱鍵1
熱鍵動作需   求說          明
1TPx1部署一名法國反抗兵,低TP需求是它最大的優點,低士氣是它們最大的缺點。
◎有無限可能的砲灰。
2TPx3部署一名步兵。
◎為與「士兵」一詞做區別,一般士兵將暱稱「步兵」。
◎有無限可能的士兵。
◎武裝 - 斯普林菲爾德步槍(春田步槍):射擊能力20以上是有效的,35以上是具危險性的武器。
3TPx3部署一名軍官。
◎能增強部隊士氣、增加TP。
◎能減少敵軍的側面部隊(突破防線的敵人數量-1)。
◎軍官加成效果發生頻率依軍官的EXP而定。
◎看見同伴被殺會降低士兵們的士氣,士氣低靡的部隊是沒有作戰力的!!適時的使用軍官鼓舞士氣。
4TPx3部署一名醫護兵。
◎移動速度頗快、可醫療受傷的士兵,但不能射擊。
5TPx4部署一名工兵。
◎武裝 - M3衝鋒槍:射擊能力15以上是有效的,50以上是致命的武器。
6TPx3部署一名火燄噴射器兵。
◎別部署在部隊後頭!那只會把隊友烤的香噴噴的?
7TPx3部署一名通訊兵。
◎通訊兵請求支援可獲得EXP。
◎命令傳遞速度受通訊兵EXP影響。
8TPx4部署一名反坦克兵。
◎部署在開闊地較佳。
◎隱避於偽裝網下仍可開火!。
◎砲彈有可能撞上岩石、樹、傾倒的樹幹而提前爆炸。
◎爆炸震波能傷害隱匿中的狙擊手。
aTPx3部署一名替換組員,可補充吉普車、AT砲、AAA或固定式.50口徑重機槍臺的空缺。
◎補充空缺:點擊組員→點擊有空缺的吉普車。
9TPx5部署一名特種兵。
◎基本戰技、手榴彈丟擲能力優秀!
◎武裝 - M3衝鋒槍:射擊能力15以上是有效的,50以上是致命的武器。
0TPx6部署一名偵察兵,移動速度快,且能在移動的同時射擊!並告知下波敵人到達的時間。
◎可讓視線被阻礙的迫擊砲開火!
◎機率性增加砲擊的發數。
◎對偵查敵方的滲透者很有效(範圍200像素)。
◎下一波敵軍底達的時間條在畫面最上方。
qTPx4部署一名機槍手。
◎『碉堡』是機槍手最佳部署地點!
wTPx6部署一名狙擊兵加入作戰。
◎自身具匿蹤能力,並可偵測匿蹤的敵人(狙擊兵、滲透者)。
◎部署於視野良好的開闊地能完全發揮狙擊手的本領。
◎部署於碉堡內,開火率將會相當低!
eTPx6部署一輛.50口徑重機槍吉普車。
◎可邊移動邊開火,且車輛本體可完全防護子彈,但車上的人員仍會被子彈打傷!
rTPx8部署一名迫擊砲兵。
◎部署地點最好避開障礙物!如碉堡、樹那些的,它們會造成迫擊砲因看不見目標而無法開火!但玩家可以部署偵察兵,來讓視線被阻礙的迫擊砲開火。
tTPx20部署一輛坦克車。
◎超級掩體!將坦克部署到前線可有效吸收敵火。(僅供參考!)
yTPx12
通訊兵x1
空降四名傘兵。傘兵不受士氣影響(逃跑),且基本戰技較佳。
◎傘兵有可能在降落地面時受傷,尤其在佈滿大量樹木的戰區。
uTPx20部署一座AAA火砲,開火頗率頗高,但命中率較低的攻擊火砲(AOE較窄且彈著點較分散)。
◎AOE=area of effect效果區域。
◎地/空兩用火砲,可自動打下飛機!
◎在碉堡內無法開火!
◎設置地點最好避開碉堡周圍!那或許會造成系統誤判AAA在掩體內而無法開火!
iTPx8部署一座反坦克火砲,效果範圍小、射擊率低的火砲。
◎部署在視野良好的開闊地較佳。
oTPx6部署.50口徑重機槍。
◎固定式機槍臺。
pTPx3部署一名技師。
◎修理受損的車輛。
◎.50口徑重機槍可修。
sTPx20部署16管火箭發射器,一個固定型單位,它確實擁有16支砲管!一次可發射十多發火箭。重新填彈需花費1TP,再射擊需等待砲管冷卻。
◎射擊與填彈的操作方式,皆是直接點擊火箭發射器。
TPx12部署魔鬼中士(Sarge)。(每場任務僅能有一名魔鬼中士)
◎魔鬼中士的能力:
‧Sarge抽著雪茄,看起來酷酷的。
‧Sarge會扶起在他附近,被釘在地上的士兵。
‧可提升在Sarge的附近,士氣值低於20以下士兵的士氣。
‧Sarge自身免疫士氣影響。
‧可提升在Sarge附近,菜鳥軍官的經驗(最多到50xp)。
‧Sarge是個中士(起始經驗30、射擊能力30+)。
‧Sarge的武裝:湯普生衝鋒槍、手榴彈。
‧Sarge的起始生命值有125。
‧Sarge的肉搏戰傷害力+100%。
‧如果Sarge陣亡的話,部隊的士氣會除以2。
TPx12部署多功能半履帶車。(只能有一輛半履帶車)
◎半履帶車能由後勤命令增加功能。功能有:加裝機槍塔、搭載迫擊砲、加裝反坦克砲、轉成戰地醫院、轉成機動總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