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新聞] 「籠鍊犬遍布全台」攻擊機率高出3倍 動團:疼痛與痛苦所激發



記者林韋辰/綜合報導

動物永遠是無辜,錯的往往是人類!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今(10日)聯合立委委陳亭妃、吳思瑤、蔣萬安、洪孟楷召開記者會,公布三個動保組織長年調查各縣市「不當飼養犬隻」的影像,呼籲主管機關農委應杜絕不當飼養、強化飼主責任,宣導正確人狗互動,積極預防未來犬隻傷人的悲劇。

▲鐵鍊犬因主人不當飼養,悲歌正不斷上演。


屏東縣春日鄉日前發生3歲男童遭比特犬咬死事件,因此「人犬衝突與傷害」再次浮上社會版面。動物社會研究會副執行陳玉敏指出,無數犬隻攻擊人的事件,極高比例發生於飼主的「不當飼養」,例如以鐵鍊長期拴綁犬隻,或將犬隻長期關籠囚禁飼養,動物因為無法有正常社會化的互動,導致長期焦慮、恐懼,甚至因無法逃離威脅、危險而引發攻擊行為。


▲台灣多數鐵鍊犬的日常。


▲狗狗被鍊起來,牠沒有可遮風、遮陽、避雨的地方,長年承受惡劣的天氣折磨。

「被長期栓鍊的狗,攻擊人類的機率是非被鍊犬的三倍!」陳玉敏指出,根據美國獸醫協會研究顯示,長期拴鍊犬隻會激發攻擊行為。1994年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 (CDC)」研究證實會咬人的狗,很多都是被鍊犬與未絕育的公犬。同時CDC也發現,被鍊犬攻擊人類的機率是非被鍊犬的2.8倍,而小孩常是被鍊犬攻擊的對象。


▲長期關籠栓綁伴隨著惡劣的動物福利,不規律的餵食、飲水不足、食物餿爛長蟲,造成犬隻經常有過瘦、營養不良、罹患傳染病等問題,身心狀況堪慮。

動保團體表示,由於孩童無法辨識或理解狗的攻擊性表現,當孩童接近被鍊犬時,犬隻往往會釋出警告訊息,像是低吼或僵硬的姿態,但孩童若繼續靠近犬隻,狗便會認為這是在威脅或挑戰牠,當狗又因被栓鍊住而無法逃亡時,便只能選擇攻擊這個正在靠近、有威脅性的對象。


▲被長期栓鍊的狗,攻擊人類的機率是非被鍊犬的三倍。

動保團體要求農委會,儘速公告飼養犬貓的「飼主責任指引」,並將指引法制化,讓動保法第五條第二項「飼主責任」有具體可遵循之依據。同時要求各縣市動保機關加強宣導、嚴格執法,從杜絕「不當飼養」、強化「飼主責任」、宣導「正確人狗互動」三個角度,防止再發生狗狗攻擊人的事件發生。


▲黑狗:請救救我們好嗎!

此外,動保團體也公布,5年總共接獲2,800個不當飼養檢舉案件,抨擊各縣市府政府消極以對、執法不力。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執行長姜怡如表示,台灣常見飼主將狗視為看家、看工廠、看果園的「工具」,許多狗都被長期關籠拴綁,或任其遊蕩、放養成為流浪狗的源頭,除了嚴重剝削動物福利外,更是造成狗咬人的潛在不定時炸彈。


▲部分飼主將狗視為看家、看工廠、看果園的「工具」,許多狗被長期關籠拴綁,或任其遊蕩、放養成為流浪狗的源頭。

姜怡如說,協會長年接獲民眾對於「不當飼養」的檢舉,統計近五年就接獲約2,800個案件,其中飼主長期關籠614件、長期拴綁690件,兩者合計占全部通報案件46%。而通常伴隨長期關籠拴綁的現場,也發現其他動物福利問題,像是遮蔽不足、環境惡劣、食物飲水不足不適當、以及動物健康問題。但許多縣市政府對於這些不當飼養的案件往往消極以對,長期的漠視與執法不力,絕對有檢討必要。


▲狗狗長期關籠,後肢萎縮變形、關節嚴重退化,甚至出現異常行為,例如在籠內不停的轉圈圈、咬欄杆。

動保團體呼籲,農委會應儘速公告飼養犬貓的「飼主責任指引」,並將指引法制化,各縣市動保機關應加強宣導、嚴格執法。台灣必須積極提升飼養寵物的「飼主責任」,包括應依法替家中的犬貓施打晶片、做好寵物登記,並予以絕育,而正確的動物照顧包括每日的充分運動時間和活動空間以及飼主的適當陪伴,才有助於人與動物互動的和諧。


▲請大家一起杜絕「不當飼養」,不應該有毛小孩得承受這種惡意對待。

2

評分次數

  • prodigydou

  • manyiu

長年長月被困, 人都黐線啦! 更何況係動物! 真係可憐!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