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新聞] 東沙新發現獨立礁 珊瑚復育有望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駐東沙管理站的保育研究人員,最近在東沙環礁潟湖內發現一處獨立珊瑚礁,其四周充滿了各式各樣的活珊瑚、魚群和其他無脊椎生物棲息其中,為多年來珊瑚礁復育捎來好消息。
這座礁頂如同潟湖的獨立礁,礁頂幾乎沒有活珊瑚存在,也不見有魚類及其他生物出沒。研究人員原本看到礁頂光禿禿一片,只有稀疏的藻類生長,幾乎看不到活珊瑚的存在;然而,當礁台附近有一群魚類游過,吸引了研究人員的目光,潛入水中加以追蹤記錄後,發現更大一群魚就住在這獨立礁四周的斜坡上。
獨立礁四周的斜坡上生長著繁盛的微孔珊瑚、軸孔珊瑚以及菊珊瑚等大量的活珊瑚,吸引了各式各樣的魚群和其他無脊椎生物棲息,呈現出東沙環礁應有的健康的珊瑚礁生態系的景象。
海管處主任張仲佐表示,珊瑚礁存積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轉換成碳酸鈣,逐漸形成陸地,對暖化、減少二氧化碳有正面的影響,有海底「熱帶雨林」之稱,是重要的生態系,帶來海洋生態多樣化與豐富的漁業資源。
自從1998年聖嬰現象導致全球珊瑚大白化之後,東沙環礁內珊瑚復原的速度較環礁外為慢,此次的發現,看到環礁內珊瑚生態復育的新希望。東沙環礁約500平方公里,大約台北市這麼大,是一片很大的海域。海管處未來將積極從事環礁海域生態調查研究,尋求有效復育方式,希望能恢復東沙環礁往昔美麗的海底風貌。張仲佐說,保育的成效或許要十年百年才能得見,但現在不做,將來一定會後悔。
1

評分次數

  • dxb

很好奇是用什么方法来养育珊瑚的呀?
1

評分次數

  • dxb

33年前,台大海洋所初次登島時,曾描述「在東沙內環潟湖裡潛水,猶如飛鳥翱翔在叢林」,同一批學者十年前再登島時,已是怵目驚心的珊瑚大墳場。如今,珊瑚骨骸隨著湧浪飄散,在東沙島北側及東南側海域分別綿延2、3公里長。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和國內公私立大學組成團隊展開復育,其中,東華大學教授也是海生館研究員樊同雲表示,在海域內布下塑膠網固定骨骸,希望成為新天然礁岩,讓隨洋流飄來的活珊瑚能落腳,並嘗試移植人工培育珊瑚幼苗。
人工復育珊瑚真的很困難....
現在很多海域的珊瑚礁群的岌岌可危
希望世界各國可以簽訂相關的保育協定
不要讓美麗的珊瑚就這樣消失了
1

評分次數

  • dxb

保育工作並不只是一部分人對美麗地球所憧憬的夢想而已
還是事關地球生態整個食物鍊,攸關人類的生存。
珊瑚礁直接影響到整片海域的生態、魚的生態,間接也會影響到人類的糧食問題,非常重要!
1

評分次數

  • dxb

有沒有用廢棄的火車,捷運車廂或廢棄的飛機艦船進行無害化處理(去除燃油垃圾等物)後,投入海底做珊瑚育床的計劃
1

評分次數

  • dxb

珊瑚已经破坏的7788了。再不保护地球就什么都没得看咯
1

評分次數

  • dxb

希望将来还有更多方法来復育珊瑚
真的好事啊··我来支持你们的·~


Thank you very much!!!
謝謝你的分享~~
人工復育珊瑚,拜托各位保育研究人員了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