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新聞] 座頭鯨 疑吞海嘯垃圾命喪

本帖最後由 vandas 於 2012-6-15 12:58 AM 編輯

纏魚網 座頭鯨疑吞海嘯垃圾 命喪加拿大西岸市鎮白石沙灘 (綜合新聞資料)     


鯨魚在周二清晨潮退時份於白石鎮海灘擱淺,引來數以百計市民前往觀看。加通社

【明報專訊】一條年幼座頭鯨昨日早上於White Rock 白石鎮(加拿大溫哥華一市鎮)沙灘擱淺,經專家搶救及檢查後最終證實鯨魚已死亡數小時。鯨魚的口部纏有大量魚網及魚,當局已經鯨魚拖往秘密地點,稍後會進行詳細檢驗。

昨晨約5時左右,有市民在白石鎮沙灘發現一條鯨魚擱淺。該條年幼的座頭鯨約長8至10米。溫哥華水族館專家接報到場,一度搶救鯨魚,但未能成功,最終證實鯨魚死亡。溫哥華水族館職員表示,擱淺座頭鯨年齡約1至2歲,暫時未知其死亡原因是否與口部纏有的漁網有關。

漁網纏口 長時間未進食

水族館獸醫(Martin Haulena)為鯨魚進行檢查後表示沒有發現任何生命象,因此他相信鯨魚已經死了數個小時。他指出:「鯨魚的身體有被割傷的傷痕,相信是曾經被繩纏繞過。」他又指,鯨魚可能有一段很長時間沒有進食。而從鯨魚的牙齒和傷痕狀況可推測,該條座頭鯨可能已被纏繞了幾星期甚或幾個月。

有市民聽到消息後到達現場,並表示情況令人心痛,感嘆人類對動物造成重大傷害。

海洋生物學家希望能根據該條鯨魚的尾巴特徵,追溯其來源,而政府部門亦會在沙灘進行驗屍。負責人員已在昨日深夜漲潮時,將鯨魚拖往秘密地點進行詳細檢驗;待鯨魚自然腐化後,當局考慮回收其骨骼,放於溫哥華水族館。

根據資料顯示,本省沿岸大約有2145條座頭鯨,數量每年約增加4%。座頭鯨可生長至長達19米,體重高達36公噸,即約一輛校車大小。


Touching: People gather around a beached humpback whale  that died during low tide in White Rock,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Paying their respects: People gather around the beached humpback whale that died during low tide in White Rock,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Tragic: The young humpback struggled for hours before it  died


Respectful: Officials from the Department of Fisheries and Oceans look on as a rose left by a bystander sits on the beached humpback whale that died during low tide


Sea life: Marine experts will try to identify the whale  so that they can track where it has been in the past


Collected: The fishing net will be used to trace its  owner, although officials say it is believed to have been a case of accidental  entanglement


警方拉起封鎖線,避免圍觀民眾太靠近鯨魚屍體。(加新社)



座頭鯨疑吞海嘯垃圾   專家擬取胃部樣本研究


在座頭鯨尾部附近的,是漁業及海洋部人員較早前割下的魚網。加通社


周二下午,潮水開始上漲,但當局仍未能移走座頭鯨的屍體。加通社

海岸防衛隊在周二晚上10時左右,出動氣墊船把白石鎮海灘上的座頭鯨屍體移走,拖往界限灣(Boundary Bay)暫時存放。海洋科學家在周四將用拖船把鯨屍移走。專家計劃抽取鯨魚胃內雜物樣本化驗,以研究日本海嘯垃圾對海洋生物是否已產生影響。

聯邦漁業及海洋部(DFO)海洋哺乳動物主任科特雷爾(Paul Cottrell)稱,該條非常脆弱的年輕鯨魚,於周二早上被發現躺在退潮的淺灘上。

科特雷爾指出,鯨魚長約8米至10米,相信是在擱淺後數小時死亡。他說﹕「鯨魚在那裏掙扎多時,牠很久沒有進食。」鯨魚的年齡相信不足3歲。

身長10米 不足3歲
科特雷爾表示,當局可以追查到尼龍繩的主人,但事件看來是宗意外,但如果能夠瞭解鯨魚遇事經過,將有助避免同類事件發生,他說,這並非卑詩海岸今年發生的首宗類似意外。

鯨魚於早上5時被蹓狗男子帕維科維治(Mario Pavkovich)發現,他說他發現鯨魚後,牠還有呼吸及上下拍動魚鰭,到了6時左右,鯨魚發出一些的聲音後便歸寧靜。

市民得悉鯨魚在岸上死亡消息不脛而走,隨著天亮前來觀看的人也愈來愈多。部分圍者刻意撫摸鯨身,有人更把花束放在鯨魚身上。

口部及尾部纏著魚網

鯨魚被發現時口部及尾部纏有一條尼龍魚網繩,後來由人切除。聯邦漁業及海洋部另一發言人克拉滕伯格(David Clattenburg)表示,從他的經驗看來,粗大的尼龍繩用作深海捕魚,但加國沒有使用這種繩。

溫哥華水族館(Vancouver Aquarium)哺乳動物專家巴列特倫納(Lance Barrett-Lennard)曾取去鯨魚皮膚樣本化驗,他說﹕「我相信這是我看過最瘦弱的一條座頭鯨。」

巴列特倫納指出,鯨魚口部及身上有傷口,牠因口部的尼龍繩及雜物不能進食,可能已餓上2至3月時間。至於纏著尾部的捕魚網,則令牠不能加速潛到深海,以致難以正常覓食。

身上傷口或致感染

另外,鯨魚口部及身上的傷口,也可能令牠感染細菌而生病。

巴列特倫納說,將抽取鯨魚胃內雜物樣本化驗,以研究海嘯垃圾對海洋生態是否已帶來影響。

他又表示:「大量海嘯垃圾、塑膠材料、等正從日本漂到,我很希望知道,海洋動物究竟把多少塑膠物料吞進了肚子裏。」

座頭鯨每年從遠至墨西哥海岸,前來卑詩省較寒冷水域覓食。巴列特倫納說﹕「即使鯨魚在一星期前被發現,牠生存的機會也很微。」


晚上10時,海岸防衛隊用氣墊船拖走鯨屍(圖左)。Global電視圖片


鯨魚口部及身上的傷口,也可能令牠感染細菌而生病。加通社

(溫哥華星島日報)





正常壽命可達50歲

本月6日,澳洲海灘也有一條約8米長的年幼座頭鯨擱淺。專家猜測可能是因為受到一群鯊魚追逐,而驚慌失措下擱淺的。

成年座頭鯨的身長可達12至16米。體重可達25至35噸。壽命40至50年,但由於人類大量捕殺,現已受到《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保護。

座頭鯨的名字源於日文的「座頭」,意思是「琵琶」,指其背部的形狀。日本作為島國,自古就靠海洋資源而生,而鯨魚肉曾經是日本人主要的蛋白質來源。但隨著日本經濟科學的發展,早已不需要以鯨魚肉為食。

但是日本的捕鯨行為卻沒有停止。自1986年國際《禁止捕鯨公約》生效以來,日本曾一度聲稱放棄捕鯨,但是在一年之後,日本又以「科學研究」為名再度捕鯨。

座頭鯨每年冬季會遷到熱帶海洋交配和分娩,夏季在太平洋北岸的食物區捕食。每年這季節,眾多座頭鯨、虎鯨、灰鯨等都會途徑溫哥華島,因此也吸引眾多遊客前去觀鯨。

(溫哥華星島日報)



每年夏季,座頭鯨、虎鯨、灰鯨等都會途徑溫哥華島,因此也吸引眾多遊客在卑詩省對開海域觀鯨。網上圖片

因為人類的方便,而損失了自然界一條生命~塑膠真是海洋生物的殺手~
溫哥華太陽報圖片








































好可憐的座頭鯨
一條生命就這樣沒了
聽說座頭鯨又叫做大翅鯨、駝背鯨、巨臂鯨呢
通常單獨一隻出現或小群2~3隻
但生殖和哺育期會聚集至12~15隻一群喔~
1

評分次數

  • vandas

人類若是不警醒,不懂得保護大自然,地球上將會有更多的生物因人類的破壞而滅絕啊。
1

評分次數

  • vandas

嘆為觀止的介紹~圖文並茂加深對自然生態的了解
相信在地球的某個角落有一個稱作"垃圾海流" 一直轉呀轉~
加上海洋隨著垃圾的增加~使得塑化物質漂流於海中
讓許多魚兒吃進肚子後~在進入人體內~
這種食物鏈人類最終會得到應有的代價~
看到這頭鯨...瘦到好可憐   心不禁揪了一下 >O<!!!!
1

評分次數

  • vandas

環境保護真的要做好 動物無法分辨人為垃圾跟食物
跟另一篇屠殺鯨魚比 這些人溫馨多了還獻花
1

評分次數

  • vandas

加強宣導  提升人類素質  共同維護資源
1

評分次數

  • vandas

吞食了海嘯垃圾是很難避免的海洋生態大災難。。。。
1

評分次數

  • vandas

返回列表